2022銘記歷史勇往向前PPT紅色大氣風紀念長征勝利86周年專題黨課課件模板


銘記歷史 勇往直前紀念“長征勝利86周年”
紅軍為什么要長征1目錄CONTENTS紅軍長征介紹2長征的精神意義3弘揚長征精神4
紅軍為什么要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zhàn)斗,攻占七百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fā)時有8.6萬人,到達陜北時,僅剩6500人,平均每行進1公里,就有3至4名戰(zhàn)士壯烈犧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qū),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當時中央蘇區(qū)與共產國際失去了聯(lián)系,由李德倉促策劃了突圍轉移方案,但被蔣識破紅軍戰(zhàn)略企圖。于瀟水和湘江戰(zhàn)役中,紅軍損失近半。奪取遵義后,政治局對瀟湘戰(zhàn)役進行了反思,毛澤東重掌兵權。毛澤東決定西渡赤水,向敵人薄弱的貴西轉移。 長征不是一開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結果。北上抗日也是在川西時才提出的。是紅軍根據革命形勢的選擇結果。總之,長征開始是反圍剿失利后的戰(zhàn)略轉移,在戰(zhàn)略轉移過程中,因敵我雙方的戰(zhàn)爭形勢,原來的戰(zhàn)略不斷改變發(fā)展,最后成為了長征。長征的過程才是長征最后形成的原因,非戰(zhàn)略規(guī)劃。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紅軍長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敵人實力強大,二是我黨犯了錯誤。 1933年9月,蔣介石集中5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qū)發(fā)起第五次“圍剿”?!皣恕钡恼呤恰氨就七M,步步為營”。為此,蔣介石在廬山組建了一個軍官訓練團,聘請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國軍事教官組成軍事顧問團,專門講授“圍剿”紅軍的戰(zhàn)術和技術,同時籌措經費購置大批軍火。隨著戰(zhàn)局的發(fā)展,國民黨軍隊逐步占領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大部分地區(qū)。原因1敵人實力強大原因2我黨犯了錯誤
抗日救亡的時代背景成為直接影響長征決策、進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華北事變”則是日本即將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但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直接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加快了其侵略步伐。 中國共產黨人絕不會坐視中華民族的淪亡,紅軍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線。在長征開始前和開始后,中共中央先后組織了兩支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這個時期黨的宣言和文件中,更是把“抗日”作為自己神圣的職責。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憂國憂民、救國救民的偉大情懷和責任擔當,所以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仍然能夠實現(xiàn)兩個聯(lián)系:即把軍事上的戰(zhàn)略轉移和政治上的戰(zhàn)略轉變密切聯(lián)系起來,把紅軍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聯(lián)系起來。 抗日救亡,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對紅軍長征必然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
紅軍長征的介紹
紅軍長征介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使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戰(zhàn)爭轉危為安,轉敗為勝,大大加快了我國革命勝利發(fā)展的進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 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歷史 意義
長征的精神意義
弘揚長征精神
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長征路
銘記歷史 勇往直前紀念“長征勝利86周年”
工圖網提供2022銘記歷史勇往向前PPT紅色大氣風紀念長征勝利86周年專題黨課課件模板供會員免費下載。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盡在工圖網。